魏文王問名醫(y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y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fā)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xiāng)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y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可惜大多數的企業(yè)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結果往往于事無補。
結合公司實際,我們應該如何控制質量?
1、品質管理的重點
1 .最高主管的決心與承諾
① 最高主管對品質的重視與決心是提升品質最重要的關鍵。
② 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依靠產品、營銷和形象。而產品,尤其是產品的品質,是決定性的關鍵。
③ 要提升品質需要付出代價,不提升品質代價更高。
2 .調整品管組織的功能
① 建立現代的品管組織架構,強化品管組織的陣容。
② 品管人員的角色定位
3 . 品質需要全員參與、團隊合作
① 推行TQM(Total QualityManagement)
② 改變工作習慣:做好了才叫做了
③ 將顧客的觀念延伸至企業(yè)內部,下工序就是上工序的顧客
④ 在企業(yè)內部形成支援系統
⑤ 推行全員與品質管理的活動,如5S、Qcc、TPM等等
4 . 要有滿意的員工
① 控制品質變異要素4MIE的核心:人
② 精簡組織,定期組織重整。
③ 建立良好的員工士氣。
5 . 重視教育訓練
品管界有一句名言,即“品質,始于教育,終于教育”。
人的工作態(tài)度及方法是決定產品與服務品質的主要因素。優(yōu)質的工作態(tài)度與方法,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來自不斷的訓練。
① 企業(yè)內應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訓練制度,每年編制預算費用。
② 從最基層的員工到中高階干部都設定相應的訓練時數。
6 . 品質要持續(xù)不斷地改善
a .遵循PDCA的管理循環(huán)進行改進
即Plan(計劃)、Do(實施)、Check(查核)、Action(處置),是從事持續(xù)改進(改善)所應遵行的基本步驟。
計劃:是指建立改善的目標及行動方案。
實施:又稱執(zhí)行,是指依照計劃推行。
查核:指確認是否依計劃的進度在實行,以及是否達成預定的計劃。
處置:指新作業(yè)程序的實施及標準化,以防止原來的問題再次發(fā)生。(或設定新的改進目標)。
b .運用QC - STORY的步驟與技巧
何謂QC Story,QC原為Quality Control(品質管制)的縮寫品管之意,Story原意為履歷之意,組合在一起即稱為品管履歷,在QCC現場改善活動初期,它是QCC問題解決匯總報告的程序,后來因為其匯總報告流程的嚴謹性,許多人就漸漸地將QC Story當成是問題解決的順序和方法,在企業(yè)中嘗試推廣使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改善效果。
QC Story的展開:
步驟0:開始
步驟1:選題理由
步驟2:現狀把握
步驟3:活動計劃
步驟4:解析
步驟5:對策實施
步驟6:效果確認
步驟7:標準化
步驟8:反省、殘留問題點
步驟9:今后行動計劃
步驟10:總結、報告與發(fā)表
c . 活用SQC統計技術
統計質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Control,包含以下內容:
統計質量控制理論概述
質量控制的數理統計學基礎:
數據的種類
總體和樣本
數據特征值
統計質量控制的方法:
老七種工具之一:調查表
老七種工具之二:分層法
老七種工具之三:直方圖
老七種工具之四:散布圖
老七種工具之五:排列圖
老七種方法之六:因果圖
老七種工具之七:控制圖
影響質量的9M因素
7 . 管理及方法制度化、標準化
① 管理方法制度化(對象:人)
② 工作方法標準化(對象:事)
③ 產品、材料標準化(對象:物)
8 . 推行5S活動,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品質
5S: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yǎng)(SHITSUKE),又被稱為“五常法則”或“五常法”
① 臟亂的環(huán)境,不可能生產出好產品
② 從企業(yè)環(huán)境面貌改變人的面貌
③ 培養(yǎng)遵守制度、做事講究的好習慣,提升人的品質。
9 .要有品質好的供應廠商
① 建立供應商的甄選程序及做法
② 與供應商發(fā)展共存共榮的關系
10 .要爭取成功的客戶,并建立密切的關系
① 顧客的要求是促進品質的動力,要積極應對客戶訴怨,主動了解需求,提高顧客滿意度。
② 與成功的顧客建立往來關系,不僅有“錢途”,更有前途。想成功的企業(yè)要爭取與成功的企業(yè)拉近關系。
2、班組品質管理的重點
班組是企業(yè)產品的直接生產單位,是產品質量的直接監(jiān)控者,班組生產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優(yōu)劣,而產品質量的優(yōu)劣,決定著企業(yè)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決定著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抓好班組產品的質量,是班組長的一件大事。
1 .操作人員確依操作標準操作,且于每一批的第一件加工完成后,必須經過有關人員實施首件檢查,待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xù)加工,各組組長應實施隨機檢查。
2 .檢查站人員確依檢查標準檢查,不合格品檢修后須再經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xù)加工。
3 . 品質管理部制程科派員巡回抽驗,并做好制程管理與分析,以及將資料回饋有關單位。
4 .發(fā)現品質異常應立即處理,追查原因,矯正及做成記錄防止再發(fā)生。
5 .檢查儀器量規(guī)的管理與校正。
3、品質管理的重點是生產過程
精益生產認為,品質是制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很多企業(yè)由于對品質管理的理解不深,將品質管理等同于質量檢驗,認為品質管理就是對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簡單的“品質把關”及“不良品處理”,而忽視了品質的事前控制與事中的過程控制。
1 .嚴格貫徹執(zhí)行工藝規(guī)程,保證工藝質量
制造過程的質量管理就是要使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因素都處在穩(wěn)定的受控狀態(tài)。因此,各道工序都必須嚴格貫徹執(zhí)行工藝規(guī)程,確保工藝質量,禁止違章操作。
2 .組織技術檢驗,把好工序質量關實行全面質量管理
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并不是否定技術檢驗的把關作用。必須根據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對原材料、外購件、在制品、產成品以及工藝過程的質量,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轉序、不合格的產成品不出廠。質量檢驗的目的不僅是發(fā)現問題,還要為改進工序質量、加強質量管理提供信息。因此,技術檢驗是制造過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 .掌握質量動態(tài)
為了真正落實制造過程質量管理的預防作用,必須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制造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現狀和發(fā)展動態(tài)。必須建立和健全各質量信息源的原始記錄工作,以及和企業(yè)質量體系相適應的質量信息系統(QIS)。
4 .加強不合格品的管理
不合格品的管理是企業(yè)質量體系的一個要素。不合格品管理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對不合格品做出及時的處置,如返工、返修、降級或報廢,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及時了解制造過程中產生不合格品的系統因素,對癥下藥,使制造過程恢復受控狀態(tài)。因此,不合格品管理工作要做到三個“不放過”,即沒找到責任和原因“不放過”,沒找到防患措施“不放過”,當事人沒受到教育“不放過”。
5 .搞好工序質量控制
在質量管理的過程中,事后的檢驗把關是“基礎”,事中的過程控制是“關鍵”,事前的預防控制是“必然”。質量管理的重心就是如何通過事前的有效控制達到對結果的控制過程。
1)事前預防控制
“設計的理想,工藝的夢想”是很多設計師的通病,質量是設計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很多企業(yè)由于對質量管理的理解不深,將質量管理等同于質量檢驗,認為質量管理就是對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簡單的“質量把關”及“不合格品處理”,而忽視了質量的事前控制。
工藝設計屬于制造行業(yè)的設計源頭,把控好設計環(huán)節(jié)是質量的根本保障,結合公司實際,工藝師應把控好以下步驟:
1、 消化圖紙理解圖紙,及時與客戶溝通,杜絕是是而非的尺寸;
2、 識別關鍵尺寸和關鍵工序,提出必要的工藝、工裝保障;
3、 結合公司實際:包括人員、設備、環(huán)境、檢驗等因素,設計出最符合公司實際的加工制造方法;
4、 考慮到產品特點,提供必要的防人為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 風險識別和預防。
2)事中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講的是落實,中國企業(yè),往往計劃很好,落實很糟,全社會都在講“把事情落到實處”,可見落實與否直接關系到質量的成敗。
a、嚴格貫徹執(zhí)行工藝規(guī)程,保證工藝質量
制造過程的質量管理就是要使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因素都處在穩(wěn)定的受控狀態(tài)。因此,各道工序都必須嚴格貫徹執(zhí)行工藝規(guī)程,確保工藝質量,禁止違章操作。
b、搞好工序質量控制
制造過程各工序是產品質量形成的最基本環(huán)節(jié),要保證產品質量,預防不合格品的發(fā)生,必須搞好工序質量控制。
c、做好巡檢工作
公司確定巡檢員巡回抽驗,突出重點產品、關鍵尺寸,分時間段進行巡檢,避免出現大面積不合格。
d、及時溝通
工藝沒有一成不變的,工藝師和操作人員加強溝通,有好的想法或是發(fā)現工藝問題及時溝通,不斷提高工藝水平。
3)事后檢驗把關
產品加工到檢驗工序已算是“木已成舟”,需要杜絕的是批次報廢,檢驗是制造過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a、 確保量具的統一和處于有效期,與工藝師及業(yè)務主管確定檢驗需要的檢具是客戶提供或是使用公司自用量具,避免標準不一造成報廢;
b、 不斷加強檢驗人員技能培養(yǎng),再好的設備也需要人來操作,不斷提高技能水平,降低檢驗誤差;
c、 加強不合格品的管理,不合格品的管理是企業(yè)質量體系的一個要素。不合格品管理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對不合格品做出及時的處置,如返工、返修、降級或報廢,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及時了解制造過程中產生不合格品的系統因素,對癥下藥,使制造過程恢復受控狀態(tài)。因此,不合格品管理工作要做到三個“不放過”,即沒找到責任和原因“不放過”,沒找到防患措施“不放過”,當事人沒受到教育“不放過”。
分清質量工作順序:
事前預防控制、事中過程控制、事后檢驗把關。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