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開通年費及年費滯納金繳費的短信提供服務!但都是針對未委托代理機構的電子申請案件。近日,江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發(fā)布《專利年費繳費提醒訂閱推送操作介紹》,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在線推送”、“郵箱推送”、“短信推送”三種不同的推送方式。系統(tǒng)每月月初會自動識別一個月之內即將到期的待繳費專利,根據專利權人選擇的推送方式以及預留的推送郵箱、手機號,以系統(tǒng)消息、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的方式向專利權人發(fā)送繳費提醒信息。
本文整理了訂閱操作介紹、專利收費標準和專利繳費流程,供相關使用者參考!
江蘇省知識產權大數據平臺面向已注冊的創(chuàng)新主體提供專利年費繳費提醒服務。
操作流程簡要介紹如下:
一、 訪問方式
網址:https://ip.jsipp.cn/
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點擊登錄按鈕彈出登錄界面如圖1-1所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
圖1-1
二、 專利繳費提醒
用戶登錄后進入首頁界面,點擊“綜合服務”菜單下的“產業(yè)與企業(yè)動態(tài)定制”,如圖1-2所示,跳轉至“綜合服務”頁面下的“產業(yè)與企業(yè)動態(tài)定制”子模塊。
圖1-2
點擊“專利預警”,如圖1-3所示,跳出“請確定您的企業(yè)基本信息”彈框,如圖1-4所示,核對信息確認無誤后,點擊“確定”按鈕,跳轉至企業(yè)“專利繳費預警”界面,如圖1-5所示。
圖1-3
圖1-4
圖1-5
三、 專利繳費提醒訂閱推送
用戶點擊“訂閱推送方式”按鈕,如圖1-5所示,跳出“選擇你的推送方式”彈框,如圖1-6所示。
圖1-6
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在線推送”、“郵箱推送”、“短信推送”三種不同的推送方式,彈出“推送確認頁面”,補充完善“推送郵箱”和“推送手機號”信息,點擊“確認”按鈕后,即訂閱成功。系統(tǒng)每月月初會自動識別一個月之內即將到期的待繳費專利,根據專利權人選擇的推送方式以及預留的推送郵箱、手機號,以系統(tǒng)消息、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的方式向專利權人發(fā)送繳費提醒信息。
四、 專利繳費提醒查看
專利權人在成功訂閱專利繳費預警后,可在“綜合服務”—“產業(yè)與企業(yè)動態(tài)定制”—“專利預警”—“專利繳費預警”頁面查看即將到期的待繳費專利,如圖1-7所示,系統(tǒng)支持按時限、專利類型、申請?zhí)枴⑸暾埲?、公開號、公開日、地市等條件進行查詢。
圖1-7
在專利預警頁面,專利權人也可點擊“專利過期預警”功能查看已過期的專利預警信息;點擊“競爭對手專利預警”功能,通過設置競爭對手可查看一定時間段的競爭對手新增專利信息;點擊“技術領域增量預警”功能,通過訂閱一個或多個技術領域獲取相關技術領域本月新增專利預警信息推送。
作 者:王 晶審 核:丁 甜發(fā) 布:郭 青
以上來源:江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專利收費標準
發(fā)明專利年費計算參考表
實用新型專利年費計算參考表
外觀設計專利年費計算參考表
發(fā)明專利費用標準
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費用標準
PCT國際申請費用標準一覽表(國際階段)
PCT國際申請費用標準一覽表(國家階段)
*以上表中數值按現行標準計算,如費用標準調整,以新標準為準。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費用標準
專利繳費流程
登錄網址:
https://cponline.cnipa.gov.cn/index
登錄后,鼠標浮動到【專利繳費服務】,點擊【網上繳費】
進入下圖的頁面,如果繳費專利多,就用電子繳費清單,專利數量少就用網上繳費,方便快捷。
【網上繳費】就點擊右上方的【增加】,填入專利號和票據抬頭信息,點擊【應繳費用查詢】,在下方的應繳費用列表中,選則要繳費的項目后,點擊【保存并添加】
進入下面頁面后,點擊【下一步】
填寫好相關信息后,點擊【下一步】,然后去繳費就可以了。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lián)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