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申請“后浪”商標的元氣森林,“偽日系”爭議風波再起!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節(jié)目帶火了新晉飲料品牌“元氣森林”。據(jù)了解,這款日式包裝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于2016年成立,在成立的四年間,一路乘風破浪。而品牌走紅的同時,一系列知識產權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今年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掀起了一波熱浪,30+的姐姐們元氣滿滿,活力四射。而“興風作浪”的不只有姐姐們,還有節(jié)目帶火了的新晉飲料品牌“元氣森林”。

據(jù)了解,這款日式包裝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于2016年成立,在成立的四年間,一路乘風破浪。其以互聯(lián)網(wǎng)+飲料的營銷模式迅速占領社交媒體和年輕人追求健康少糖飲品的一二線城市,于2020年“走紅”。而品牌走紅的同時,一系列知識產權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后浪”般的元氣森林申請“后浪”商標
據(jù)公開信息顯示,元氣森林最新一輪融資在2019年10月31日,獲得了來自龍湖資本、高榕資本等1.5億人民幣的戰(zhàn)略融資,公司估值37.5億人民幣。從0元到40億元估值的跨越,元気森林僅用了3年的時間,可謂是茶飲領域當之無愧的后浪了。
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還確實于2020年5月6日,“后浪”的bilibili視頻火后兩天,申請了第30、32類“后浪”商標,目前該商標正在實質審查階段。

并且元氣森林在更早之前,就申請過“浪”、“浪款”等商標。

而“后浪”被申請注冊商標其實并不算什么新鮮事兒,因為除了元氣森林之外,申請“后浪”相關商標的企業(yè)不在少數(shù)。

元氣森林申請“氣”字旁等多系列商標
元氣森林成為當下飲品界的新晉網(wǎng)紅,除了營銷和宣傳給力之外,其在商標布局方面的魄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據(jù)商標網(wǎng)顯示,截至2020年8月15日,元氣森林共申請了2863件商標。

據(jù)報道,除了“元氣森林”之外,還申請了與其相關的七大姑八大姨。7月24日,元氣森林申請“元氣爺爺”、“元氣妹妹”、“元氣媽媽”、“元氣爸爸”、“元氣愛人”等商標,國際分類為方便食品和啤酒飲料。4月23日,元氣森林申請“元氣的春天”、“元氣的夏天”、“元氣的秋天”、“元氣的冬天”等商標。


此外,元氣森林的商品上使用的是日文“気”字,“気”還有一個含義,即“氣+x”組合成一個新的字,這便給了消費者很大的想象空間。而到底想象空間有多大,元氣森林用商標告訴你!
據(jù)商標網(wǎng)查詢顯示,元氣森林曾于2020年6月10日申請了一系列第32類“氰”“氠”“氮”“氯”“?”“氱”等“氣”字旁商標,商品服務類別包括啤酒; 礦泉水(飲料); 無酒精果汁飲料; 茶味非酒精飲料; 軟飲料; 植物飲料; 蘇打水; 制造礦泉水的香精(非天然香精油); 制作飲料用無酒精配料; 汽水。

除此之外,飲料與水果的結合也是再正常不過了。今年5月20日,元氣森林就申請了“杏”“檬”“椰”“橙”“梨”“芒”等水果系列商標,如此多種類的口味,不難看出元氣森林想要滿足大眾味蕾需求的決心。

“偽日系”風格引爭議
除了上述提到的系列商標之外,元氣森林所申請的大部分商標,似乎都有一股濃濃的日系風格在里面,例如“元君”、“黑澤”、“日向”、“本當”、“日麗”、“山鬼”、“美助”、“山奧”等。

除了元氣森林申請的商標之外,其產品包裝也是如此。據(jù)了解,近日元氣森林推出的“北海牧場”系列酸奶產品,其日系風格包裝上還出現(xiàn)了“北海道3.1無蔗糖酸奶”“日本廣島大學植物乳酸菌研究所特許專利”等文字標識。

此外,元氣森林的商標用日文“気”字代替中文“氣”字,瓶身背后還寫著“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気 森林監(jiān)制”字樣。
元氣森林推出的一款乳茶產品的女孩頭像,也與日本品牌“不二家”的女孩頭像近似。
另一款茶飲“健美輕茶”與日本茶葉品牌“LUPICIA”推出的“爽健美茶”名稱相近。


有觀點認為,如此一系列操作確實很容易讓不少消費者誤以為這些產品來自日本。
據(jù)了解,元氣森林不僅在包裝穿上了日系風格的衣服,就連廣告宣傳也是濃濃的日系風。選擇的都是甜美長相的日系女模特,整個廣告版面也比較簡潔,文字都是中文和日文同時出現(xiàn)。對于消費群體來說,日本食品一貫給人的印象是質量安全、顏值較高,而元氣森林的日式包裝設計確實成為了其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元氣森林的產品無論產地還是消費市場都在中國,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元氣森林的目標是打造享譽世界的中國飲料品牌。”當下,元氣森林的品牌已經(jīng)打響,但元氣森林作為一個新銳的國產品牌,如何打造出屬于自己的設計風格并在市場中獲得認可,是接下來元氣森林要思考的問題。
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wǎng)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wǎng)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wǎng)站:中國政府網(wǎng)、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jù)網(wǎng)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lián)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