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專利申請、授權與確權
【考點一】 專利申請文件
1、發(fā)明和實用新型
①權利要求書:
a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jù),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b權利要求書中的每一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說明書中得出或概括得到的技術方案。
c限定專利保護范圍;說明書及附圖,可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②說明書:
a應當對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為準。
b包括: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名稱、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有益效果、附圖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③說明書附圖: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必須包括附圖。
2、外觀設計
①圖片或照片:
a應當清楚地顯示要求專利保護的產品的外觀設計;
b可以就產品的整體或者局部的外觀設計,提出專利申請。
②簡要說明:
a可以用于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b包括:外觀設計產品的名稱、用途、設計要點、指定一幅最能表明設計要點的圖片或者照片。
c不得使用商業(yè)性宣傳用語,也不能用來說明產品的性能。
【考點二】 專利授權的基本要求
1、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不妨害公共利益。
2、屬于專利法意義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3、不屬于不授予專利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4、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獲取或利用該遺傳資源。
【考點三】 專利權的對象
1、發(fā)明:新的技術方案(產品、方法)
2、實用新型:新的技術(產品)
3、外觀設計: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yè)應用的新設計(產品)
【考點四】 專利權不予保護的對象
1、科學發(fā)現(xiàn);
2、智力活動的規(guī)則和方法;
3、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4、動物和植物品種;
注意:非生物學生產方法,可以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授予專利權。
5、原子核變換方法以及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6、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外觀設計。
【考點五】 發(fā)明和實用新型的授權條件
1、新穎性:
不屬于現(xiàn)有技術(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不存在抵觸申請(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fā)明或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含申請日)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2、創(chuàng)造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
①該發(fā)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②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注意:顯著進步:a.更好的技術效果;b.技術構思不同;c.新技術發(fā)展趨勢;d.其他方面有明顯積極的技術效果。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確定最接近的現(xiàn)有技術;區(qū)別特征和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對本領域技術人員是否顯而易見
3、實用性:能夠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考點六】 外觀設計的授權條件
1、新穎性:
不屬于現(xiàn)有設計+不存在抵觸申請(該點同考點5)對于“同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①在前后申請的申請日不同的情況下,駁回在后申請。
②對于申請日相同的同樣的外觀設計,申請人相同的,可選擇其一保留;申請人不同的,可經商量后選擇其一保留。否則,申請將被駁回。
2、創(chuàng)造性:
與現(xiàn)有設計或者現(xiàn)有設計特征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qū)別。
3、無權利沖突(合法性)
【考點七】 不喪失新穎性的情形
1、申請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申請日以前6個月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
①在國家出現(xiàn)緊急狀態(tài)或者非常情況時,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公開的;
②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
③在規(guī)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fā)表的;
④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
2、在優(yōu)先權期限內公開
外國優(yōu)先權:發(fā)明、實用新型:12個月,外觀設計:6個月
本國優(yōu)先權:發(fā)明、實用新型:12個月,外觀設計:6個月
【考點八】 專利無效宣告的審查原則
請求審查(一般原則,僅對請求的范圍、理由、證據(jù)進行審查)+職權審查(特別原則)
【考點九】 專利無效宣告的法定理由
1、不屬于發(fā)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
2、違背誠信原則、濫用合法權利;
3、不符合授予發(fā)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
4、不符合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
5、說明書不符合法定要求、權利要求書不符合法定要求;
6、外觀設計申請的圖片或照片不符合法定要求;
7、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不符合法定條件;
8、獨立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不符合法定要求;
9、不符合分案申請的日期的規(guī)定;
10、屬于違法、背俗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11、屬于不授予專利權的對象;
12、依先申請原則(同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規(guī)定,不能取得專利權。
【考點十】 一事不再理
專利權已被作出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又以同樣的理由和證據(jù)請求宣告無效,不予受理,但所述理由或者證據(jù)因時限等原因未被所述決定考慮的情形除外。
“理由”指具體的理由;“證據(jù)”指作為支持其無效理由而被引用的部分
【考點十一】 專利無效宣告的證據(jù)規(guī)則
1、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之日起1個月內補充證據(jù)的,應當在該期限內結合該證據(jù)具體說明相關的無效宣告理由。
2、1個月后補充證據(jù)的,一般不予考慮,但下列情形除外:
①針對專利權人提交的反證,可在指定答復期內補充證據(jù);
②口頭審理辯論終結前提交的公知常識性證據(jù)或者用于完善證據(jù)法定形式的公證文書、原件等證據(jù)。
【考點十二】 專利無效宣告的專利文件修改規(guī)則
1、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文件的修改僅限于權利要求書;
權利要求修改的四個“不得”:
①不得改變原權利要求的主題名稱;
②與授權的權利要求相比,不得擴大原專利的保護范圍;
③一般不得增加未包含在授權的權利要求書中的技術特征;
④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
四個“不得”,是在所有程序中修改專利申請或者專利文件時的限制要求。
2、外觀設計專利文件不得修改。
【考點十三】 專利無效宣告的證據(jù)認定
1、域外證據(jù)
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中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履行中國與該所在國清理有關條約中規(guī)定的證明手續(xù)。在香港、澳門、臺灣形成的證據(jù),應履行相關證明手續(xù)。
注意:以下3種情形,無需辦理證明手續(xù):
①該證據(jù)是能夠從除香港、澳門、臺灣地區(qū)外的國內公共渠道獲得的。
②有其他證據(jù)足以證明該證據(jù)真實性的。
③對方當事人認可該證據(jù)的真實性的。
2、公證文書
①有效的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
②形式上有嚴重缺陷,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③結論明顯缺乏依據(jù)或內容自相矛盾,相應部分內容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3、當事人承認
①一方當事人明確認可的證據(jù)或事實,合議庭應予以確認,但與事實明顯不符/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jù)證明的除外;
②對一方陳述事實經合議組充分說明并詢問后仍不明確表態(tài),即視為對該事實的承認;
③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的承認視為當事人的承認,未經特別授權的代理人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無效宣告請求的除外;
④當事人在場,對代理人的承認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當事人的承認;
⑤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xié)議或者為和解作出的妥協(xié)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jù)
4、互聯(lián)網證據(jù)
①證據(jù)的公開時間一般以互聯(lián)網信息的發(fā)布時間為準。
②具有易修改性:需要結合證據(jù)公開網站的公信力,修改記錄程序的完善性等因素,認定互聯(lián)網證據(jù)的內容在公開日后是否修改。
考前沖刺推薦
考前25頁紙鎖定核心考分
中級經濟師考前25頁紙考前助力沖刺,根據(jù)歷年考情,精心篩選恒重“核心點”,每個考點都經過了反復推敲,是專門針對2024年考期整理的核心資料!可以幫助你在考前沖刺階段,科學高效掌握各個章節(jié)核心考點!
包含科目:中級經濟基礎、中級人力資源、中級工商管理、中級金融、中級財政稅收、中級知識產權。
第四章 專利保護
【考點一】專利權保護范圍確定的原則
1、中心限定原則
①將權利要求書作為保護中心,全面考慮;對專利權人有利;
②專利權保護范圍較模糊,增大不確定性、對社會公眾不公平。
2、周邊限定原則
嚴格以權利要求書文字記載為依據(jù),不作任何擴展解釋。
3、折衷原則
既以權利要求書為依據(jù),又不局限于它;
全球主要國家采用,我國也采用該原則。
備考知識產權師添加nuzhixt
【考點二】 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1、依據(jù):以權力要求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2、以權力要求內容為準:
●基本條件:①以說明書為依據(jù):上位概念式概括、并列選擇式概括;②清楚:主題名稱、引用關系清楚,用語規(guī)范;③簡要:不得作不必要描述、不得使用商業(yè)性宣傳用語。
●含義:①以最終有效的文本為準(公告授權、生效決定及確權行政判決等);
②既不能將保護范圍嚴格限定為權利要求字面含義,也不能認為權利要求只是確定構思,而將保護范圍擴展到更大范圍(折衷原則);
③僅在說明書或附圖中描述而未被概況到權利要求中的技術方案不保護;
④保護范圍包含與權利要求等同的技術特征內容;
⑤權利要求與說明書不一致,以權利要求為準。
3、權利要求解釋的基本原則:公平原則;折衷原則;整體原則
4、權利要求解釋的方法:澄清、彌補、特定情況下修正。
【考點三】 外觀設計專利保護范圍
1、以圖片或照片為準,簡要說明可用于解釋,解釋不得超出圖片或照片內容。
2、簡要說明與圖片或照片不一致時,以圖片或照片為準。
3、保護范圍是同類產品。
【考點四】專利權期限補償
自發(fā)明專利申請日起滿四年,且自實質審查請求之日起滿三年后授予發(fā)明專利權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專利權人的請求,就發(fā)明專利在授權過程中的不合理延遲給予專利權期限補償,但由申請人引起的不合理延遲除外。
【考點五】 職務發(fā)明(任務或物質)
1、執(zhí)行本單位任務(權屬歸單位,不可約定):
①本職工作;②本單位交付的其他任務;③離開1年內+原工作有關
2、主要利用本單位物質技術條件(權屬可約定)。
3、發(fā)明人或設計人享有署名權:對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人。
【考點六】 委托發(fā)明、合作發(fā)明
申請權、專利權歸屬: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誰發(fā)明誰擁有。
【考點七】 專利侵權行為
1、特點:被侵權專利有效+有侵權行為+以生產經營為目的+未經許可,也無法律依據(jù)。
2、直接侵權:
①發(fā)明、實用新型: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
②外觀設計: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
3、間接(善意)侵權:生產經營為目的+使用或銷售+不知道未經許可+能證明合法來源→停止侵權行為+不賠償
【考點八】 不構成專利侵權的行為
1、指定許可:
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的發(fā)明專利,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級政府報經國務院批準,在批準的范圍內推廣應用,指定有關單位實施。
2、強制許可:針對發(fā)明或實用新型專利。
3、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①權利用盡;
②先行制造或使用+在原有范圍繼續(xù)制造使用;
③臨時過境(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
④科學研究和實驗;
⑤行政審批需要,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yī)療器械。
【考點九】 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
1、全面覆蓋原則(審查全部技術特征)
①相同侵權(字面意義)
技術特征表述完全相同;表述雖不同但實質含義相同;系下位概念;增加的新技術特征沒有被明確排除。
②等同侵權
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xiàn)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無須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能夠想到的技術特征。(手段、功能、效果、創(chuàng)造性勞動四個要素)
時間點:被控侵權行為發(fā)生日。
2、捐獻原則
涉案專利說明書中公開+未落入權利要求限定范圍。
3、禁止反悔原則
專利授權或者無效宣告程序中,對權利要求、說明書的修改或者意見陳述而放棄的技術方案,判定是否構成等同侵權時,禁止再將其重新納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注意,捐獻原則與禁止反悔原則均以制約等同侵權的過度適用。
添加nuzhixt領取習題
【考點十】 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
1、3年,知道或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侵權人之日。
2、超3年+侵權仍在繼續(xù)+專利有效,侵權賠償數(shù)額自權利人起訴日往前推算3年計算。
3、支付使用費:3年,知道或應當知道他人使用之日,授權前已知或應知的自授權之日起算。
【考點十一】 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
1、禁令
①臨時禁令(訴前或訴中申請,法院48+48h作裁定,30日內不起訴解除禁令,應提供擔保)
②永久禁令(判決或決定中作出)
2、賠償損失
四種計算方式:權利人實際損失、侵權人獲利、許可費合理倍數(shù)、法定賠償。
第一步:選擇權利人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獲利計算賠償損失;
第二步:若第一步無法確定,按順序適用許可費合理倍數(shù)、法定賠償來計算。
3、懲罰性賠償
故意侵權、情節(jié)嚴重,1倍—5倍。
【考點十二】 專利合同糾紛的類型
專利產品開發(fā)合同糾紛、專利權轉讓合同糾紛、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合同糾紛、專利技術中介服務合同糾紛等。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jù)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lián)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