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發(fā)布關于近期認證機構認可評審工作安排的通知。據該通知,2月底前的現場評審(包括預訪問)將暫停,文件評審正常進行。通知如下:


延伸閱讀:
IAF ID3:2011《影響認可機構、合格評定機構和獲證組織的特殊事件或情況的管理》參考譯文
0.引言
在正常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每個組織都不斷面臨機遇、挑戰(zhàn)和風險。然而,組織無法控制的特殊事件或情況會總會發(fā)生。在這種情況下,ABs(認可機構)和CABs(合格評定機構)宜根據本文件中概述的指南,制定適當的維護認可和認證的流程。
對于AB(認可機構)和CAB(合格評定機構)來說,能夠證明以下事項是重要的
l 展示合理的盡職調查、相互理解和信任
l 建立適當的行動計劃(進程)以應對非常事件
該文件的目的是為ABs和CABs提供適當行動計劃(進程)的指南。
該信息性文件無意覆蓋認證標準或認證制度中的要求。如果一項標準或制度無論發(fā)生何種危機都不能提供靈活性的解決方案,那么認證機構則只能從相關認可機構或制度所有者那里尋求指南并商定行動路線。
1.范圍
該信息類文件主要適用于管理體系認證。
2.定義:
2.1特殊事件或情況:組織無法控制的情況,通常稱為“不可抗力”或“天災”。例如戰(zhàn)爭、罷工、暴亂、政治不穩(wěn)定、地緣政治緊張、恐怖主義、犯罪、流行病、洪水、地震、惡意的計算機黑客攻擊、其他自然或人為災難。
3. 影響獲證組織的特殊事件或情況
影響獲證組織或認證機構的特殊事件可能會暫時阻止認證機構計劃實施的現場審核。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依據標準或法規(guī)文件的運作要求,認可機構(ABs)和合格評定機構(CABs)需要建立(經過與獲證組織協商)合理的行動方案。
合格評定機構(CAB)宜評審持續(xù)認證的風險,并建立文件化的方針和流程,說明在認證組織受到異常事件影響時將采取的步驟。
合格評定機構(CAB)制定的方針和流程宜確定評審獲證組織當前和預期未來狀況的方法,并確定替代性的潛在短期評審組織的方法,以驗證其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有效性。
為了使合格評定機構(CAB)能夠評價持續(xù)認證的風險,并了解獲認證組織當前和預期的未來情況,合格評定機構(CAB)宜在決定適當的行動方案之前,從獲證組織處收集必要的信息。適用時,合格評定機構(CAB)收集的信息宜包括以下內容:
l 組織何時能夠正常運作?
l 組織何時能夠運送產品或執(zhí)行當前認證范圍內確認的服務?
l 組織是否需要使用替代的制造和/或分銷現場?如果是,這些現場目前是否包含在當前認證范圍中,或者是否需要接受評價?
l 現有庫存是否仍然符合客戶的規(guī)格,或者獲證組織是否將就可能的讓步與其客戶進行聯系?
l 如果組織獲得認證的管理體系要求組織實施災難恢復計劃或應急響應計劃,獲證組織是否實施了該計劃,該計劃是否有效?
l 獲證組織是否會將某些流程和/或服務或裝運的產品分包給其他組織?如果是,獲證組織將如何控制其他組織的活動?
l 管理體系的運行受到何種程度的影響?
l 獲認證組織是否進行了影響評價?
l 適當時,確定可以替代的抽樣地點。
如果持續(xù)認證的風險較低,并且基于收集到的信息,合格評定機構(CABs)可能需要考慮替代的短期評審方法,以驗證組織的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有效性。這可能包括要求組織提供相關文件(例如,管理評審會議記錄、糾正措施記錄、內審結果記錄、檢測/檢驗報告等)。由合格評定機構(CABs)實施非現場的審查,以確定認證的持續(xù)適宜性(僅短期)。該流程至少宜關注以下事項:
l 受影響的認證組織和合格評定機構之間的主動溝通;
l 合格評定機構與受影響的組織就評審的步驟和如何推進計劃進行溝通;
l 規(guī)定在暫停或撤銷認證前可替代使用的短期評審方法的最長時間;
l 恢復正常監(jiān)督的標準,包括任何恢復審核的方法和時機選擇;
l 根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程序,在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對組織的監(jiān)督計劃進行可能的修訂;
l 確保任何偏離認可要求和合格評定機構程序的行為都有合理性解釋,形成文件,并與認可機構(AB)就解決臨時偏離要求的計劃達成一致;
l 當重新進入受影響的地點時,根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監(jiān)督計劃重新建立監(jiān)督/再認證活動。
如果無法與組織取得聯系,合格評定機構(CAB)宜遵循暫停和撤銷認證的正常流程和程序。
在制定替代性短期評審方法時,合格機構(CAB)宜考慮以下限制:
a )第一次監(jiān)督審核
通常,初次認證后的第一次監(jiān)督審核將在第二階段審核的最后一天的12個月內進行(17021的2011版9.3.2.2條款。但是,如果已經如上所述收集了足夠的證據,為了對獲認證的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保持信心,認證機構可以考慮將第一次監(jiān)督推遲一段時間,通常不超過6個月的時間(從初次認證之日起18個月)。
否則,證書必須暫停或縮小認證范圍。
b) 后續(xù)監(jiān)督審核
在特定情況下,合格評定機構可以調整后續(xù)監(jiān)督審核的時間。如果一個組織必須在一段有限的時間內(少于6個月)完全關閉,合格評定機構推遲原定在關閉期間進行的審核,直到該組織恢復運營,這是合理的。當運營活動恢復時,組織宜通知合格評定機構,以便機構能夠迅速安排審核。
c)再認證審核
通常情況下,為避免認證失效,再認證審核和再認證決定必須在到期前完成。(ISO/IEC17021:2011, 9.1.1.2)。然而,如果已經如上所述收集了足夠的證據,對獲認證的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提供了信心,可以考慮將認證延長一段時間,通常不超過最初認證到期日之后的6個月。
再認證宜在允許的延長期內進行。否則,宜實施新的初次審核。更新的認證的有效期宜基于原始的再認證周期。
d) 提供給認可機構的信息
所有偏離既定認證計劃的行為都宜做出合理性解釋,并做好記錄,在認可機構有要求時,提供給認可機構。
4.影響合格評定機構(CAB)的特殊事件或情況
影響合格評定機構(CAB)的特殊事件可能會暫時阻止認可機構實施計劃的現場評審。當這些情況發(fā)生時,在認可范圍內,認可機構(ABs)和合格評定機構(CAB)需要建立合理的、經過策劃的行動方案。
認可機構(AB)宜評審持續(xù)認可的風險,并建立文件化的方針和流程,描述當獲認可的合格評定機構受到的特殊事件或情況影響時將采取的步驟。
認可機構(AB)制定的方針和流程宜確定評審認證機構當前和預期未來狀況的方法,并確定替代性的潛在短期評審方法,以驗證認證機構體系的持續(xù)有效性。AB還宜在程序中規(guī)定合格評定機構必要的報告和保持溝通的要求。
合格評定機構(CAB)與其認可機構的溝通至少宜包含機構對當前和預期未來情況的評價。
適用時,合格評定機構宜向認可機構提供以下信息:
l 受影響的服務、經營地點和場所的范圍和程度;
l 受影響的客戶數量;
l 合格評定機構何時能夠在當前獲認可的范圍內正常運行?
l 合格評定機構是否計劃將其部分業(yè)務外包或在替代現場進行運營以確保業(yè)務連續(xù)性?如果是的話,這些活動目前是否在現行的獲認可范圍內,還是需要由認可機構進行評審?
l 受影響的獲證組織與合格評定機構之間的主動溝通
l 合格評定機構是否采用了IAF MD 4《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在審核中應用》“CAAT”實施經認可的管理體系認證?
l 合格評定機構將采取哪些步驟來評審那些受影響的組織,以及如何將下一步計劃傳達給獲認證組織?
l 依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程序,根據具體情況對每個認證組織的監(jiān)督計劃進行可能的修改;
l 確保任何偏離認可要求和機構程序的行為都得到合理性解釋,形成文件,并與認可機構就解決臨時偏離要求的計劃達成書面協議(如果偏離認可要求) 。
l 在可以重新進入區(qū)域審核時,根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監(jiān)督計劃,重新建立監(jiān)督/再認證活動。
4.1 合格評定機構(CAB)的解體
這種情況可能發(fā)生在合格評定機構未能從影響本機構業(yè)務的特殊事件或情況中恢復過來,因此,機構不再能夠或被授權提供其全部或部分獲認可的認證服務(合格評定機構解體)。這同樣適用于清算或破產。當出現這種情況,合格評定機構(CAB)有義務立即通知其認可機構。
在這種情況下,合格評定機構(CAB)和認可機構宜開展合作,根據IAF MD2文件 IAF關于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轉換的強制性文件,為目前獲認證的組織向其他機構轉換提供便利。
5.影響認可機構(AB)的特殊事件或情況
影響認可機構(AB)的特殊事件或情況可能會暫時阻止認可機構對獲其認可的合格評定機構進行已經計劃的評審。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認可機構(ABs)和合格評定機構(CABs)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經過策劃的行動方案。
在決定暫?;蚩s小認可范圍之前,認可機構宜盡可能努力利用另一個屬于IAF成員的認可機構或當地資源(包括外包)按時完成評審。
5.1認可機構(AB)的解體
當認可機構(AB)未能從影響其活動的特別事件或情況中恢復過來,因而不能或獲授權提供全部或部分的認可服務(AB的解體)時,便會出現上述情況。這同樣適用于清算或破產。在這些情況下,適用時,認可機構(AB)有義務立即通知IAF、制度所有者和監(jiān)管當局。
因此,認可機構不能再履行其監(jiān)督現有獲認可合格評定機構的義務。在這些情況下失去的認可資格,在正式信息提供給合格評定機構的六個月內,不宜影響合格評定機構頒發(fā)的認證證書。一旦得到通知,合格評定機構宜通過向其他IAF成員認可機構提交申請來啟動重新認可或按照指定的程序實施認可資格轉換,IAF成員的認可機構宜考慮以前的認可評審結果。
注:在某些司法管轄區(qū),認可機構的解體或失效受法律保護,本節(jié)可能不適用。
合格評定機構一旦向新的認可機構提交了認可申請,新的認可機構宜就如何處理合格評定機構證書上的原認可標志與合格評定機構達成一致。
本IAF ID文件結束
提示:本文中已引用的標準如已被新的標準取代(如ISO/IEC 17021:2011已被ISO/IEC 17021:2015取代),認證機構宜參考新版標準落實文件中的內容。


延伸閱讀:
IAF ID3:2011《影響認可機構、合格評定機構和獲證組織的特殊事件或情況的管理》參考譯文
0.引言
在正常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每個組織都不斷面臨機遇、挑戰(zhàn)和風險。然而,組織無法控制的特殊事件或情況會總會發(fā)生。在這種情況下,ABs(認可機構)和CABs(合格評定機構)宜根據本文件中概述的指南,制定適當的維護認可和認證的流程。
對于AB(認可機構)和CAB(合格評定機構)來說,能夠證明以下事項是重要的
l 展示合理的盡職調查、相互理解和信任
l 建立適當的行動計劃(進程)以應對非常事件
該文件的目的是為ABs和CABs提供適當行動計劃(進程)的指南。
該信息性文件無意覆蓋認證標準或認證制度中的要求。如果一項標準或制度無論發(fā)生何種危機都不能提供靈活性的解決方案,那么認證機構則只能從相關認可機構或制度所有者那里尋求指南并商定行動路線。
1.范圍
該信息類文件主要適用于管理體系認證。
2.定義:
2.1特殊事件或情況:組織無法控制的情況,通常稱為“不可抗力”或“天災”。例如戰(zhàn)爭、罷工、暴亂、政治不穩(wěn)定、地緣政治緊張、恐怖主義、犯罪、流行病、洪水、地震、惡意的計算機黑客攻擊、其他自然或人為災難。
3. 影響獲證組織的特殊事件或情況
影響獲證組織或認證機構的特殊事件可能會暫時阻止認證機構計劃實施的現場審核。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依據標準或法規(guī)文件的運作要求,認可機構(ABs)和合格評定機構(CABs)需要建立(經過與獲證組織協商)合理的行動方案。
合格評定機構(CAB)宜評審持續(xù)認證的風險,并建立文件化的方針和流程,說明在認證組織受到異常事件影響時將采取的步驟。
合格評定機構(CAB)制定的方針和流程宜確定評審獲證組織當前和預期未來狀況的方法,并確定替代性的潛在短期評審組織的方法,以驗證其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有效性。
為了使合格評定機構(CAB)能夠評價持續(xù)認證的風險,并了解獲認證組織當前和預期的未來情況,合格評定機構(CAB)宜在決定適當的行動方案之前,從獲證組織處收集必要的信息。適用時,合格評定機構(CAB)收集的信息宜包括以下內容:
l 組織何時能夠正常運作?
l 組織何時能夠運送產品或執(zhí)行當前認證范圍內確認的服務?
l 組織是否需要使用替代的制造和/或分銷現場?如果是,這些現場目前是否包含在當前認證范圍中,或者是否需要接受評價?
l 現有庫存是否仍然符合客戶的規(guī)格,或者獲證組織是否將就可能的讓步與其客戶進行聯系?
l 如果組織獲得認證的管理體系要求組織實施災難恢復計劃或應急響應計劃,獲證組織是否實施了該計劃,該計劃是否有效?
l 獲證組織是否會將某些流程和/或服務或裝運的產品分包給其他組織?如果是,獲證組織將如何控制其他組織的活動?
l 管理體系的運行受到何種程度的影響?
l 獲認證組織是否進行了影響評價?
l 適當時,確定可以替代的抽樣地點。
如果持續(xù)認證的風險較低,并且基于收集到的信息,合格評定機構(CABs)可能需要考慮替代的短期評審方法,以驗證組織的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有效性。這可能包括要求組織提供相關文件(例如,管理評審會議記錄、糾正措施記錄、內審結果記錄、檢測/檢驗報告等)。由合格評定機構(CABs)實施非現場的審查,以確定認證的持續(xù)適宜性(僅短期)。該流程至少宜關注以下事項:
l 受影響的認證組織和合格評定機構之間的主動溝通;
l 合格評定機構與受影響的組織就評審的步驟和如何推進計劃進行溝通;
l 規(guī)定在暫停或撤銷認證前可替代使用的短期評審方法的最長時間;
l 恢復正常監(jiān)督的標準,包括任何恢復審核的方法和時機選擇;
l 根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程序,在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對組織的監(jiān)督計劃進行可能的修訂;
l 確保任何偏離認可要求和合格評定機構程序的行為都有合理性解釋,形成文件,并與認可機構(AB)就解決臨時偏離要求的計劃達成一致;
l 當重新進入受影響的地點時,根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監(jiān)督計劃重新建立監(jiān)督/再認證活動。
如果無法與組織取得聯系,合格評定機構(CAB)宜遵循暫停和撤銷認證的正常流程和程序。
在制定替代性短期評審方法時,合格機構(CAB)宜考慮以下限制:
a )第一次監(jiān)督審核
通常,初次認證后的第一次監(jiān)督審核將在第二階段審核的最后一天的12個月內進行(17021的2011版9.3.2.2條款。但是,如果已經如上所述收集了足夠的證據,為了對獲認證的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保持信心,認證機構可以考慮將第一次監(jiān)督推遲一段時間,通常不超過6個月的時間(從初次認證之日起18個月)。
否則,證書必須暫停或縮小認證范圍。
b) 后續(xù)監(jiān)督審核
在特定情況下,合格評定機構可以調整后續(xù)監(jiān)督審核的時間。如果一個組織必須在一段有限的時間內(少于6個月)完全關閉,合格評定機構推遲原定在關閉期間進行的審核,直到該組織恢復運營,這是合理的。當運營活動恢復時,組織宜通知合格評定機構,以便機構能夠迅速安排審核。
c)再認證審核
通常情況下,為避免認證失效,再認證審核和再認證決定必須在到期前完成。(ISO/IEC17021:2011, 9.1.1.2)。然而,如果已經如上所述收集了足夠的證據,對獲認證的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提供了信心,可以考慮將認證延長一段時間,通常不超過最初認證到期日之后的6個月。
再認證宜在允許的延長期內進行。否則,宜實施新的初次審核。更新的認證的有效期宜基于原始的再認證周期。
d) 提供給認可機構的信息
所有偏離既定認證計劃的行為都宜做出合理性解釋,并做好記錄,在認可機構有要求時,提供給認可機構。
4.影響合格評定機構(CAB)的特殊事件或情況
影響合格評定機構(CAB)的特殊事件可能會暫時阻止認可機構實施計劃的現場評審。當這些情況發(fā)生時,在認可范圍內,認可機構(ABs)和合格評定機構(CAB)需要建立合理的、經過策劃的行動方案。
認可機構(AB)宜評審持續(xù)認可的風險,并建立文件化的方針和流程,描述當獲認可的合格評定機構受到的特殊事件或情況影響時將采取的步驟。
認可機構(AB)制定的方針和流程宜確定評審認證機構當前和預期未來狀況的方法,并確定替代性的潛在短期評審方法,以驗證認證機構體系的持續(xù)有效性。AB還宜在程序中規(guī)定合格評定機構必要的報告和保持溝通的要求。
合格評定機構(CAB)與其認可機構的溝通至少宜包含機構對當前和預期未來情況的評價。
適用時,合格評定機構宜向認可機構提供以下信息:
l 受影響的服務、經營地點和場所的范圍和程度;
l 受影響的客戶數量;
l 合格評定機構何時能夠在當前獲認可的范圍內正常運行?
l 合格評定機構是否計劃將其部分業(yè)務外包或在替代現場進行運營以確保業(yè)務連續(xù)性?如果是的話,這些活動目前是否在現行的獲認可范圍內,還是需要由認可機構進行評審?
l 受影響的獲證組織與合格評定機構之間的主動溝通
l 合格評定機構是否采用了IAF MD 4《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在審核中應用》“CAAT”實施經認可的管理體系認證?
l 合格評定機構將采取哪些步驟來評審那些受影響的組織,以及如何將下一步計劃傳達給獲認證組織?
l 依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程序,根據具體情況對每個認證組織的監(jiān)督計劃進行可能的修改;
l 確保任何偏離認可要求和機構程序的行為都得到合理性解釋,形成文件,并與認可機構就解決臨時偏離要求的計劃達成書面協議(如果偏離認可要求) 。
l 在可以重新進入區(qū)域審核時,根據合格評定機構的監(jiān)督計劃,重新建立監(jiān)督/再認證活動。
4.1 合格評定機構(CAB)的解體
這種情況可能發(fā)生在合格評定機構未能從影響本機構業(yè)務的特殊事件或情況中恢復過來,因此,機構不再能夠或被授權提供其全部或部分獲認可的認證服務(合格評定機構解體)。這同樣適用于清算或破產。當出現這種情況,合格評定機構(CAB)有義務立即通知其認可機構。
在這種情況下,合格評定機構(CAB)和認可機構宜開展合作,根據IAF MD2文件 IAF關于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轉換的強制性文件,為目前獲認證的組織向其他機構轉換提供便利。
5.影響認可機構(AB)的特殊事件或情況
影響認可機構(AB)的特殊事件或情況可能會暫時阻止認可機構對獲其認可的合格評定機構進行已經計劃的評審。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認可機構(ABs)和合格評定機構(CABs)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經過策劃的行動方案。
在決定暫?;蚩s小認可范圍之前,認可機構宜盡可能努力利用另一個屬于IAF成員的認可機構或當地資源(包括外包)按時完成評審。
5.1認可機構(AB)的解體
當認可機構(AB)未能從影響其活動的特別事件或情況中恢復過來,因而不能或獲授權提供全部或部分的認可服務(AB的解體)時,便會出現上述情況。這同樣適用于清算或破產。在這些情況下,適用時,認可機構(AB)有義務立即通知IAF、制度所有者和監(jiān)管當局。
因此,認可機構不能再履行其監(jiān)督現有獲認可合格評定機構的義務。在這些情況下失去的認可資格,在正式信息提供給合格評定機構的六個月內,不宜影響合格評定機構頒發(fā)的認證證書。一旦得到通知,合格評定機構宜通過向其他IAF成員認可機構提交申請來啟動重新認可或按照指定的程序實施認可資格轉換,IAF成員的認可機構宜考慮以前的認可評審結果。
注:在某些司法管轄區(qū),認可機構的解體或失效受法律保護,本節(jié)可能不適用。
合格評定機構一旦向新的認可機構提交了認可申請,新的認可機構宜就如何處理合格評定機構證書上的原認可標志與合格評定機構達成一致。
本IAF ID文件結束
提示:本文中已引用的標準如已被新的標準取代(如ISO/IEC 17021:2011已被ISO/IEC 17021:2015取代),認證機構宜參考新版標準落實文件中的內容。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