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駁回引證29個在先商標!風靡一時的“令和”商標,如今都怎么樣了?
2019年,日本新年號“令和”公布后。不過當時有媒體發(fā)現(xiàn),新年號“令和”早在2018年10月就已在中國被注冊為酒類產品商標。截至目前,中國商標網查詢顯示包含“令和”字樣的商標申請上超過1400件。近日,筆者在商標網看到一份關于第37244150號“令和”商標駁回復審決定書。
據報道,201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為“令和”,這是日本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平成”年號于4月30日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停止使用,2019年5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年號。在日本新年號“令和”公布后不久,日本商家開始紛紛做起新年號的“紀念”產品,但日本原則上禁止使用新年號作為商標進行注冊。
不過當時有媒體發(fā)現(xiàn),新年號“令和”早在2018年10月就已在中國被注冊為酒類產品商標。根據中國商標局顯示,2017年11月16日,“令和”就被作為商標進行了申請,商品服務類別主要包括雞尾酒; 利口酒; 伏特加酒; 葡萄酒; 白蘭地; 朗姆酒; 白酒; 清酒(日本米酒); 米酒; 威士忌。商標狀態(tài)顯示為已注冊,從2018年10月起至2028年10月期間生效。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中國商標網查詢顯示包含“令和”字樣的商標申請上超過1400件。這些商標如今都已成功申請了嗎?
近日,筆者在商標網看到一份關于第37244150號“令和”商標駁回復審決定書。
第37244150號“令和”商標,于2019年4月2日由濟南沐府汗蒸文化有限公司申請在第43類上,商品服務類別主要有住所代理(旅館、供膳寄宿處); 餐廳; 飯店; 餐館; 酒吧服務; 日式料理餐廳; 酒店住宿服務; 酒館; 日式餐館服務; 日式菜肴的餐飲供應服務等。
此件商標于2020年2月被駁回。2020年3月,該公司申請了駁回復審;2020年8月,駁回復審結果出爐。
申請人復審的主要理由為:已有類似情形的商標獲準注冊。“令和”在成為日本年號之前早已在詩詞中記載,其作為商標不會產生不良影響。綜上,請求準予申請商標初步審定。
國知局經復審查明:第37232736號“令和”商標、第37232435號“令和”商標、第37232601號“令和堂”商標、第37231216號“令和”商標、第37230765號“令和”商標、第37228737號“令和及圖”商標、第37229537號“令和”商標、第37227983號“令和”商標、第37228301號“令和”商標、第37226569號“令和REI WA”商標、第37226394號“令和”商標、第37225679號“令和屋”商標、第37223017號“令和”商標、第37221080號“令和”商標、第37221486號“令和”商標、第37218763號“令和”商標、第37220364號“令和屋”商標、第37216233號“令和”商標、第37212227號“令和”商標、第37212604號“令和”商標、第37208390號“令和屋”商標、第37211981號“令和”商標、第37204245號“令和屋”商標、第37203640號“令和”商標、第37201835號“令和”商標、第37229721號“令和家”商標、第37214895號“令和屋”商標、第37214618號“令和屋”商標、第37222954號“令和酒場”商標因商標申請注冊程序予以駁回,且已生效。故上述商標已不構成申請商標獲準注冊的在先權利障礙。
不過,經復審認為,申請商標中“令和”為日本新年號,用作商標易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已構成《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定之情形。商標注冊具有個案性,申請人所述其他商標的注冊情況不能成為申請商標準予初步審定的充分依據。
筆者仔細一數(shù),共有二十九個引證商標,場面一度十分壯觀了。最終兜兜轉轉還是被駁回,但其實有不少“令和”商標的命運也是如此。
去年阿里巴巴公司代理16件第35類“令和”商標一事曾引起知識產權界的廣泛關注。據了解,這16件“令和”商標還來自不同的申請人,申請時期從4月1日至4月9日。而第35類“令和”商標中,第37201679號“令和”應該是35類最早提交申請的,申請人為星上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商標狀態(tài)顯示已駁回,已無效。另外,據了解,2019年4月1日以來申請的“令和”商標,基本上也都被駁回了。
這么一來,早在2017年就申請注冊的“令和”商標,確實一不小心抓住了商機。不過,在商標申請注冊方面,無論是趕得早還是趕得巧,注冊人都應該負有注意使用的義務,避免在日后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反而得不償失。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lián)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