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畫面版權保護不可“一刀切”-----版權申請
原標題:游戲畫面版權保護不可“一刀切”
近年來,對于網絡游戲直播的各種問題,業(yè)內的研究和探討可謂汗牛充棟。但是,對很多問題,仍然沒有形成共識,例如關于簡單游戲畫面的版權保護問題。
很多業(yè)內人士指出,游戲畫面有復雜的,也有簡單的,因此在版權保護上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區(qū)分情況。一般認為,游戲畫面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種是角色競技型。這是游戲中設計最為復雜的一類游戲,也是時下最為熱門的一類游戲,包括角色扮演游戲、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多人在線競技游戲、戰(zhàn)略游戲等等,其特點就是游戲畫面組成元素較多,設計復雜精美,能使玩家獲得極大的審美體驗。這種類型的游戲畫面構成作品,一般沒有爭議。第二種是營建型。此類游戲開放性較大,屬于需要玩家高度參與的經營建設類的游戲,對玩家而言存在較大的二次創(chuàng)作空間,例如如何修建規(guī)模較大的城市、如何營建復雜的堡壘體系等,其畫面一般來說也都能看出明顯的個性化特征。第三種是小游戲型。此類游戲的特點就是畫面簡單、占磁盤空間較小,如各種消除類游戲、卡牌類游戲等等。對于這類游戲,有些業(yè)內人士認為,其游戲畫面過于簡單,不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在此,筆者重點對第三類游戲畫面進行討論。所謂“舉輕以明重”,如果第三類游戲畫面也有版權,那么前兩類畫面是否有版權就可以不證自明。很多人輕視第三類游戲畫面,因為其畫面設置單一,組成元素又多為簡單的人物或物品符號,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動態(tài)效果。筆者不能認同這種觀點。在作品判定中,長期存在著一種“簡化推定”,即認為表達較為簡單、變量較少的作品其獨創(chuàng)性較低而不宜保護。事實上,“表達簡單、變量較少”并不意味著就絕對不構成作品。在司法實踐中,不少看似簡單的符號都曾被司法機關認可為作品,如“camel”標識。又如,最近,騰訊公司因為蘇州和廣州兩家公司未經許可在生產、銷售的服裝上使用“捂臉”表情而以侵犯著作權為由將其訴諸法院。顯然,如果該表情最終能被法院認可為作品,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認可那些小游戲的畫面構成作品呢?與靜態(tài)的捂臉LOGO不同,那些游戲畫面不但包含更多的類似“捂臉”的LOGO、符號,而且還有動態(tài)效果,因此,其獨創(chuàng)性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一個金幣”的高度。
作品的簡單程度與受保護強度成反比,對于這一觀點,很多業(yè)內人士會感到無法接受,他們很容易舉出一個例子來反駁:例如,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鴻篇巨著,與一位小學生自己原創(chuàng)的日記,其內容表達高下之懸殊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版權保護強度上,二者有何區(qū)別?不都是居于平等地位嗎?
筆者承認,在這個層面上,作品在美學方面的高低與受保護的強度無關,但是,作品的評價還有另一個維度。前文提到,只要符合作品最低的獨創(chuàng)性要求,看似簡單的圖形LOGO也可以構成作品,但必須指出,即使同為作品,不同作品之間的獨創(chuàng)性多寡仍然有高低之分,這種區(qū)分,在圖形LOGO構成的作品上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對于獨創(chuàng)性較低的圖形標識,排除其作品構成中屬于公有領域的元素或者造型方式,剩下的才屬于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獨創(chuàng)性成分。由于獨創(chuàng)性要素在獨創(chuàng)性較低的圖形標識中含量較少,因而除非絕大部分被他人復制使用,否則難以認定構成侵權。例如,就“camel”標識而言,其表達形式就是一個單詞排列成拱橋狀。就該單詞本身而言,屬于人類語言資源,不能被任何人壟斷;就字體而言系左右排列并呈拱形,也并不屬于多么新奇的表達形式。換句話說,這種圖形標識即使認可其構成作品其獨創(chuàng)性也非常之低,他人如果使用其他字體、造型表示“camel”或者使用拱形表示其他單詞,例如“carnel”,筆者認為,均不構成版權意義上的侵權。換言之,對于這種作品,要認定他人構成版權侵權,在侵權比對上所要求的相似度,要遠遠高于一般作品。(袁 博)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版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jù)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lián)系刪除并致歉!